2015年,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利用6年时间组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显示,通过对风资源的综合评估,同时在机组技术创新等因素的驱动下,全国80 米高度风能资源可利用面积从173 万平方千米增加到234 万平方千米,风资源技术开发量从35 亿千瓦增加到42 亿千瓦。过去无论是开发商还是电网公司、地方政府,都习惯了在高风速地区集中式开发风电的模式,现在必须从已有的观念中跳出来,开辟一条新路。
与此同时,三北地区的弃风限电问题却依旧是困扰行业发展的痼疾。分散式风电开发正当时中东部和南部地区的低风速风资源可开发量可达10 亿千瓦,目前已开发的资源量却不到7%,约为6000 万千瓦。随着风电开发主战场转向中东部和南方低风速地区,分散式风电开发因具有不弃风限电、与县域经济结合紧密等优势,加之不受风电项目年度指导规模限制,受到行业的聚焦。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成就显著。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全文显示。
早在2009 年,我国就提出了分散式风电的概念,并从2010 年开始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随后也出台了多个政策文件,支持和引导分散式风电的开发,但多年来,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中国要达到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5%、2030 年占比20% 的目标,风电和光伏的总装机规模分别要达到4 亿千瓦和10 亿千瓦,因此发展任务十分艰巨。纵观整个水面,并无一位工作人员。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刘龙采煤沉陷区,已被水侵占,成一片6000多亩的水面。他说,光伏电站生产的是传统直流电,现有的电网都是交流电,这中间的就需要这个一体机进行转换。以该市潘集区为例,潘集区已经有182个自然村庄8.4万亩土地因采煤而沉陷,一度成为困扰当地发展的一大难题。他指着水里的一根电缆说,这个现在带电电压3万5千伏。
以该光伏项目为例,40MW一年发电量约为48000度,而一个传统火电站一度电需要消耗300克左右的燃煤,这个电站每年可节约一万多吨燃煤。中新社记者近日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实地探访这座漂浮光伏电站。
再说,水上建设光伏电站具有建设速度快,受其他干扰因素少和无法比拟的清洁性等优势。除了这座正在运营的40MW的光伏电站项目外,还引进了三峡新能源、华西新能源等光伏电站项目,目前三峡新能源的150MW的项目正在建设中。水流、浪高、温度等综合因素在设计之初都属考虑范围之内。在沉陷区建光伏电站,成为目前当地发展的一个创新亮点。
肖福勤说,目前整个厂区的日常运行维护人员只有8人,更多的是通过监控手段来实施,每个电板都可看见,因为电板的电压、电流等数据都有所体现,如果坏了的话,数据没有,就很容易发现。他介绍,这个项目全部采用浮体安装,太阳能电板安装在漂浮的浮体上,每一个单元格方阵3MW的规模,由1万多块太阳能电板组成,整个厂区由16万多块太阳能电板构成。肖福勤说,这是逆变升压一体机,是厂区光伏电站与电网连接的中转站。此外,正常发电后,水面温度越低发电量越高,有5%到10%的发电增益优势。
外围则是原有的家家户户养殖地。例如,当初设计浪高1米的标准,就是1米之内的浪高都没有问题。
在一片太阳能板中间,记者看到有十几个白色房子。前往这个电站,需要乘船才能抵达。
就在这片水面上兴建的目前全球最大的水上漂浮光伏电站近日广受外界关注。安徽淮南是传统的煤电资源型城市,最近几十年来在提供能源时,面临着土地资源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干净的空气、充足的阳光,这些在过去很难转化成产业的资源现在都成为宁夏发展的新优势。2016年6月,中民新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民投)开始与盐池县政府合作。通过在原隆村原有流转土地上投资建设光伏电站发电带来的收入,园区基本形成以花卉、茶叶种植产业为重点,以蚯蚓、蝎子特种养殖为亮点,以食用菌、有机蔬菜种植为抓手的产业布局。这样的扶贫措施和政策以及产业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在家门口就业,在园区养殖蚯蚓的村民辛秀红和承包花卉养殖的村民王娟娟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辛秀红说:半年前(我)在银川的饭馆里洗碗打工,现在回来就业也是为了照顾老人。最后就是园区针对7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园区连续三年给他们分一栋房,房租、水电还有其他生产资料都免费,然后我们再给他们提供这样一个技术,对于这76户贫困户,不管是在园区干还是在外面打工,园区每年都会给他们一万块钱的保底分红。
根据双方协议,中民投将在盐池建设一个2000兆瓦的光伏基地,总投资达156亿元。原隆村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经理郝文魁表示:我们主要做的有花卉、蚯蚓和食用菌,主要发展这些产业,像花卉都是鲜切花,有月季、康乃馨、剑兰等,主要走(出口)日本和迪拜。
王娟娟说:我原来是移民搬迁上来的,原来在老家种地,种这个花也是为了将来给孩子做饭方便,离家近,比去外面打工方便。中民投还实施了多种光伏+扶贫项目,比如光伏+屋顶光伏扶贫、光伏+产业扶贫、光伏+村级扶贫电站、光伏+美丽乡村建设和光伏+金融扶贫等等。
除此之外,在建设光伏电站、利用光伏发电所带来的收入进行就业安置和入股分红的基础上,光伏+的模式拓展到了很多扶贫领域,如金融扶贫,设立担保基金,为每个农户农业生产提供启动资金,调动农户劳动热情,靠自己的勤劳和双手脱贫致富。第二个就是工资性的收入,咱们园区的工人都是原隆村的村民,他们可以在园区内打工,每天是七十到一百块钱的工资。据了解,闽宁镇原隆村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的产品已经出口销往日本和阿联酋,其花卉出口量已占迪拜市场第三位,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拉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在宁夏说起光伏扶贫项目,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永宁县闽宁镇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和中民投宁夏(盐池)新能源综合示范基地。中民投宁夏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范程向记者介绍道:依托这么大规模的光伏电站,我们还会在盐池做一些扶贫的工作,主要是产业扶贫。
经过了一年的建设,连接成片的太阳能板和一栋栋崭新的二层小楼成为盐池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周边亮丽的风景。一方面是通过光伏加投资来扶贫,这么大的电站一年下来清洗板子加维护加建设期的用工,最高峰的时候这上面有五千多人施工,再就是光伏扶贫的角度来做,建设村级扶贫电站,当时74个村的村级电站主要是我们投资建设,村集体把他们荒山荒坡的地拿出来,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享受我们的分红,我们每年给每个村集体返20万元,一共返二十年。
光伏扶贫项目的另一个代表区域就是宁夏盐池县。第三就是承包的收入,因为园区的大棚多了,如果单纯用人工来做的话成本很高,如果给他们承包的话他们的收入也会更多,原来打工每年的收入也就是两万块钱左右,但如果承包的话收入就会翻番,半年的时间就会收入两万块钱。
这些光伏扶贫举措都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有效转变,可使盐池县比原计划提前两年脱贫。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由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承建,成立于2014年9月20日。从2015年起,宁夏统筹全区资源规划了十大光伏园区,引进了一批技术先进、产业竞争力较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入驻光伏园区,推动新能源与民生改善相结合、光伏发电与扶贫攻坚相结合,实现了企业光伏项目的效益最大化和地方经济发展最大化共赢。原隆村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经理郝文魁向记者介绍了园区扶贫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的具体扶贫措施:我们给农户分为了四步收入:第一步是咱们土地租金这一块,两千亩全部都是流转的咱们原隆村村民的土地,六百块钱一亩地
王娟娟说:我原来是移民搬迁上来的,原来在老家种地,种这个花也是为了将来给孩子做饭方便,离家近,比去外面打工方便。中民投还实施了多种光伏+扶贫项目,比如光伏+屋顶光伏扶贫、光伏+产业扶贫、光伏+村级扶贫电站、光伏+美丽乡村建设和光伏+金融扶贫等等。
辛秀红说:半年前(我)在银川的饭馆里洗碗打工,现在回来就业也是为了照顾老人。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拉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从2015年起,宁夏统筹全区资源规划了十大光伏园区,引进了一批技术先进、产业竞争力较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入驻光伏园区,推动新能源与民生改善相结合、光伏发电与扶贫攻坚相结合,实现了企业光伏项目的效益最大化和地方经济发展最大化共赢。通过在原隆村原有流转土地上投资建设光伏电站发电带来的收入,园区基本形成以花卉、茶叶种植产业为重点,以蚯蚓、蝎子特种养殖为亮点,以食用菌、有机蔬菜种植为抓手的产业布局。